辽宁男篮,一支在CBA里响当当的队伍,最近却让人有些揪心。怎么回事呢?咱说的是赵率舟这个名字曾经被看好的希望之星,如今却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处境。坐冷板凳、进不了比赛名单,他仿佛成了边缘人,而他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。
先来说说他现在的情况吧。这赛季,赵率舟虽然手握一份B类合同,可出场次数屈指可数。不但如此,连12人大名单都难以挤进去。这是个什么概念?就是球队打球的时候,人家上去拼命,你连穿上球衣热身的机会都没有!这不是饮水机管理员是什么?眼瞅着常规赛一天天过去,这样下去,他大概率会在休赛期和辽篮告别了。
不过你要知道,当初赵率舟可是带着期待回来的。从江苏男篮转会到辽宁时,大伙儿对他寄予厚望。为啥呢?因为三分投射能力。当时大家拍胸脯:这个小伙子能补强我们外线短板啊!果不其然,刚开始那几场还真挺亮眼。但时间一长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三分准头没跟上,防守端漏洞百出,有时候站在场上一整节,你甚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感。
所以,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呢?咱们一点点捋清楚。技术方面来看,他的三分杀手名号显然名不副实。命中率低,对对方根本构不成威胁。而且防守更是软肋,经常被速度快的小年轻突破得体无完肤。一句话,高强度比赛完全适应不了。另外,他似乎还有点心理包袱。有几次明明有空位投篮机会,却犹豫再三,不敢动手。我跟你说,这篮球场上最忌讳犹豫,一个迟疑可能就错过了一次逆袭!
当然,也不能全怪他个人。他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辽篮目前战术体系的一些特点和要求。在辽宁男篮这样的顶尖俱乐部,每个位置都有很高标准,而像三号位这种关键角色,更需要攻防俱佳、心态稳定的人才。不客气地讲,以赵率舟现阶段的表现,还差点意思。
那么有人肯定要问,这种例子以前是不是也见过呀?答案是肯定滴。如果翻开辽篮球队历史,可以发现类似教训多了去了,比如夺冠那些年,小前锋的重要性简直堪比压舱石。如果没有张镇麟那样又能突又能投的大将,就算其他几个位置配置再豪华,那面对李根这样的狠角色也是够呛。所以,从战略层面分析,现在辽篮对优秀小前锋尤其渴求,而赵确实没达到那个级别,说白了就是缺乏竞争力嘛!
况且当前团队内部竞争相当激烈。本土老将鄢手骐靠资历稳占主力轮换;新人李虎翼凭借积极防守赢得信任;俞泽辰尽管偶尔失误,但总体发挥还是在线。而丛明晨如果恢复健康,更不用提顺位直接甩好几条街。此外,还有外援新势力加入,比如韦伯迅速抢占12人席位,把赵彻底挤到了角落里。这么多人争一个饭碗,你说压力山大不?
更麻烦的是,目前球队内外线结构矛盾加剧。比如外线人员扎堆导致替补名额不足,一旦调整出现纰漏,很容易破坏整体配合默契。这种局面下,对于状态起伏大的选手(如鄢手骐),教练组恐怕宁愿给更稳定的新鲜血液机会,也不会冒险押注边缘人物。
那么问题来了赵接下来该怎么办呢?留队的话,只怕继续坐冷板凳等废掉职业生涯黄金时期;换个环境倒是一条路子。他可以考虑加盟那些需要射手并重视培养潜力股的新球队,在那里或许能够重新找回自信,通过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来证明自己价值。当然啦,实现梦想从来都是道阻且长,希望就在努力之间,看他是否抓住这最后一次转折机会喽!
讲到这里,我想再强调一句:体育竞技永远充满变数,即使今天被边缘化,也未必说明此生无望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要想真正成为一颗耀眼明星,不仅技术硬实力重要,自我调整能力同样不可或缺。那么对于像赵这样正在经历低谷的人而言,是选择黯然退役还是绝地反击,全看下一步如何走棋啦!